雅安市创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三项举措初见成效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2025年,雅安市林业局创新三项举措推进涉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7月,实现涉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筛查率、启动率、办结率100%,完成涉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1件,完成全年任务量105%。

创新动态化线索管理机制。建立“十渠道、两平台、一台账”的“1021”管理模式,通过行政监管渠道(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行政处罚案件)、突发事件与专项行动、司法与刑事线索、投诉举报和媒体曝光、跨部门协作发现等十大渠道收集线索,充分运用全国林业和草原行政案件统计分析系统和国家林草智慧管理平台,建立涵盖滥(盗)伐林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森林火灾、危害野生动植物等案件线索的动态筛查台账,有力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应筛尽筛,应查尽查。

优化案件受理和磋商程序。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程序,建立“案件办理线上流转+磋商会议下沉开展”新模式,优化办案流程,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今年21件案件均通过线上受理登记,完成调查核实后,市级部门再下沉属地就近开展磋商,确保了赔偿义务人和磋商受邀参会人员的高效便捷参与。规范磋商方式,针对50万元以内较小损害案件,适用简易评估程序,聘请法律顾问全程法制审核,并直接采用专家评估意见,大力推动林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现责任明确、途径畅通、赔偿到位、修复有效。

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路径。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中,积极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路径,不断丰富生态修复的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和质量。一是探索森林碳汇替代修复新路径,切实保障生态修复赔偿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二是针对经济确实困难等赔偿义务人,探索劳务代偿等替代修复新方式;三是鼓励区县通过整合包装生态修复项目有效使用生态损害赔偿资金。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