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林业局多措并举推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全球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2006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全县世界遗产保护从无到有。天全县通过健全机构、强化监管、社区合作等举措,深入推动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

一是健全管理机构体系。天全县林业局新设下属事业单位,成立天全县世界自然遗产管护中心,设置事业编制5名,具体承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天全片区的日常管理工作,成立专班,明确专人,确保能够及时、有效的开展世界自然遗产各项保护工作。

二是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联合各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常态化开展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细化任务清单,确保了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三是建立前置服务机制。通过与县水利、发展改革、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会商,实现多部门信息联动。积极为企业做好项目进入遗产地的负面清单、项目审核审批程序等宣传工作,有效避免了“未批先建、违规建设”事后拆除等劳民伤财的问题,为企业高效运转做好政策服务保障。

四是强化建设项目监管。积极服务项目保障,科学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进入遗产地影响评价,严格项目及其申报材料审查及转报工作,常态化排查遗产地内项目建设情况,加大动态监管,确保建设项目依法依规有序,保护利用可持续。

五是开展日常联巡管护。建立日常监测和联巡联查工作机制,依托智慧公园指挥调度平台,整合“天网”“电子围栏”等前端感知源,实时开展生态保护监测预警,实现“一网监测、一屏可视”对进入遗产地的人为活动实时监控、管理。通过成立国有林场巡山护林队伍,对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资源保护巡查管护,加强了对遗产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六是促进社区参与合作。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环保手提袋等方式为社区居民选宣传生态保护知识,提升他们对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社区参与合作机制,创造就业机会,让社区居民参与到世界遗产的日产管理、生态监测等工作中,从而激发社区居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天全县将进一步提升遗产保护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大世界自然遗产内突出普遍价值承载要素、自然资源等的保护和监管力度,确保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推进天全县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