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名山区高效办理农村建房用林审批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过去在农村建房使用林地审批上花费的时间需要两三个月,现在最快不到20天就能拿到批准文件。”名山区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变化得益于名山区创新农村建房用林审批,通过优化流程、主动服务等创新举措,实现了审批服务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

优化流程,群众办事“只跑一次”。名山区深度优化审批流程,创造了“只跑一次”的便民服务模式,农户只需向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一次申请材料,后续流程全部由政府内部对接完成。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供一站式服务,负责与林业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名山区林业部门推行“按责转办、联合认定、批次转报”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审批流程的再造和优化。这种审批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以往农户需要自行到多个部门办理手续的情况,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主动作为,节约成本惠民利民。名山区林业局注重减轻农户负担,为农户节省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的高额费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林地现场调查小组,根据使用林地情况出具林地现状调查表,形成使用林地组卷资料。同时,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对农村建房用林审批免收植被恢复费,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建房成本。这些措施切实减轻了农户负担,真正惠及百姓。农户建房用林审批实现了“少花钱、省时间、办成事”的目标。

成效显著,有效利用促进发展。2025年以来,名山区共审核转报2批次共8宗农村建房用林申请,根据申请进行现地踏查指导,坚持不占或少占高等级林地原则,共节约林地约480㎡,最大程度保护利用好森林资源,切实解决农户的急难愁盼,保障农民住房需求。名山区的创新实践表明,优化审批流程不但没有降低监管效能,反而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提高了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同时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民生保障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下一步,名山区将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生态优先、便民惠民,进一步推进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探索“审批-监管-执法”全链条协同管理机制,确保在优化审批程序的同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监管,守牢生态红线。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