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森林有害生物 积极预防病虫害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为啮齿目松鼠科的一种中型的树栖松鼠,体细长,体长200178223mm。尾较长,若连尾端毛在内几等于体长。吻较短。前足裸露,掌垫2枚,指垫4枚;后足踱部裸出,踱垫2枚,趾垫5枚。乳头2对,位于腹部。

体背自吻部至身体后部为橄榄黄灰色,体侧、四肢外侧及足背与背部同色。腹面灰白色。尾毛背腹面几乎同色,与体背基本相同。尾后端可见有黑黄相间环纹45个,尾端有长20mm左右的黑色区域。耳壳内侧淡黄灰色,外侧灰色,耳缘有黑色长毛,但不形成毛簇。

鼻骨粗短,其长小于眶问宽。脑颅圆而凸,仅眶间部略低凹。眶后突发达。颧骨平直,不向外凸,侧面观中间向上有一突起,听泡大小适中,较突出。

上门齿扁而窄,无明显切迹。第1上前臼齿形小,呈圆柱形。第2上前臼与臼齿形状大小相似,咀爵面上无明显中柱。

赤腹松鼠多栖居在树上,借树枝的变杈处,利用小弼投上下搭架,围以树叶及细茅草攀物,从外表看形似鸟窝。亦有利用树干腐洞和啄木扁之类的洞穴改建为鼠窝的。在山崖石糙和山区农村屋檐下也有它的窝巢,也有在松树或其他种乔木树枝上筑巢的。有时还能利用鸟类弃巢加以改造,或利用近山区居民点住房的屋檐上及天花板里作巢。

食性较杂,为害栗子、棒子、桃、李、山梨、龙眼、荔枝、枇杷、葡萄等,也吃禾草、农作物和昆虫、鸟卵、雏鸟及蜥蜴等动物。坐着进食,以前足送食入口。此外,生活在民房附近的赤腹松鼠常入厨房偷窃食物。

尤喜栖居于山毛榉科植物的树林中,在山崖灌丛一带也有活动。终日均活动,一般早晨或黄昏前活动较为频繁,活动时有一定的路线。喜群居,多半在树上活动,善于高攀,在峭壁悬崖上都能穿行,善跳跃,寻食时常从一树跳往另一树,远达56米,故有“飞鼠”或“镖鼠”之称。

赤腹松鼠繁殖期较长,全年均能生殖,但以12月和5月为高峰。一般从2月起至9月每月均有怀孕个体。每胎通常2仔,也有13仔的。一般34月脱毛和换毛,8月间开始更换冬毛。

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搞好林内卫生、实现提早郁闭,提高林分的生长势,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已形成可持续控制鼠害的生态林分等。

2.物理措施:利用物理学原理制成捕鼠器械对鼠害进行人工捕杀。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低或不宜进行大规模灭鼠的林地,可以使用鼠铗、地箭、弓形铗、陷阱等物理器械或方法,开展群众性的人工灭鼠。

3.化学措施:使用有毒的化合物对害鼠进行灭杀的方法,适用于害鼠种群密度较大、已造成一定危害的林地。其中,急性杀鼠剂如磷化锌类严重危害非靶向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畜不安全,生产防治中已禁止使用。慢性杀鼠剂中的第1代抗凝血剂如敌鼠钠盐、杀鼠醚类需多次投药,易产生耐药性,不提倡使用;第2代抗凝血剂如溴敌隆类对非靶向动物安全,2次中毒现象较少,不易产生耐药性,可以推广使用,但应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如添加保护色、小塑料袋包装。

 4.生物措施:利用鼠类天敌和致病病原微生物抑制害鼠种群密度的方法。鼠类天敌包括鹰、蛇、狐狸、黄鼬等食肉类动物。具体措施如实行封山育林,禁捕和禁猎天敌等保护措施;在人工林内垒积石头堆或枝柴、草堆等招引鼬科动物;在人工林缘或林中空地,保留较大的阔叶树或悬挂招引杆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段,以利于食鼠鸟类的栖息和繁衍。(拟稿:杨寻  校改:陈瑾)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