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长制”促“林共治”: 名邛两地深化林长联防联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名邛两地林长制区域协同,使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增质增效,3月13日,雅安市名山区与邛崃市联合召开林长制联防联控工作会议,签订《森林资源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通过机制共建、联防联控、信息共享等举措,推动毗邻区域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治理再上新台阶。

工作机制共建。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每年召开联席会议。通过轮值召集、学习探讨、现场巡查、专题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相互学习林长制运行、林木采伐、林地使用、自然保护地管理等相关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是织密联防联控网络,统筹解决边界火情、虫害、违法等跨区域问题。

联合巡查共管。组建跨区域联合巡查组,对夹关、临济与中峰、黑竹、百丈等毗邻镇开展常态化巡查巡护,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机制。严查违法使用林地、乱砍滥伐等行为,共同推进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共建防火隔离带,储备应急物资,严查野外违规用火,防火于未“燃”。

信息资源共通。共享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古树名木数据,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网络。两地通过“一长两员”网格化巡护体系,实现毗邻区域全覆盖监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名山区在全面推行林长制过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保护、创新发展、走深走实,先后与邛崃市、蒲江县、雨城区等地林长制办公室签订林长制跨区域合作协议,建立森林资源联防联控机制,以林长制为纽带,推动生态保护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作战,实现从“林长制”到“林共治”。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