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闭环施策筑牢林业有害生物春控防线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根据雨城区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复查结果和气象因子等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与2024年相比略呈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全区发生林业有害生物3.7万亩。为切实做好2025年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雨城区抓住春防关键期,构建“监测-防治-检疫”闭环防控体系保障春季森林生态安全。

一是健全测报网络。及时发布2025年林业有害生物趋势预报,增加春季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巡查频度,准确掌握竹丛枝病、长足大竹象、赤腹松鼠、柳杉长卷蛾等病虫鼠害分布范围和发生程度。配置野外远程虫情测报设备3套,设置巡查主干线5条、支干线35条,固定样地21个,依托专职、兼职、基层测报人员力量实现森林资源小班监测调查全覆盖,完善林业有害生物“发现-定位-上报”监测机制,提升病虫情识别响应速度。

二是精准靶向治理。针对柳杉、杉木、桢楠、香樟、黄柏、慈竹、楠竹、杂交竹等主要树、竹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分类确定防治对象、范围和措施,通过“一虫(病)一策”提前做好所需防控物资准备,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方法。按照“谁经营、谁防治”原则,将防治责任落实到森林经营管理单位和林权权利人,引导鼓励单位、林农开展联防联治、统防统治。结合不同区域、发生种类加大生态调控和物理防治力度,1-3月实施“营造林+抚育”6500余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1500余亩,无公害防治率达100%。

三是严格检疫监管。启动“绿盾2025”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全域开展林木种苗产地检疫调查,加强主要交通干线、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名木古树集中分布区、林竹产业基地等重点领域监管,落实“两证一签”制度,强化木质包装材料、工程造林、园林绿化、花卉苗圃等经营单位跨区域调运检疫和复检。1-3月调运检疫各类涉木产品39批次,苗木38.7万余株,复检电缆盘210余件、苗木37万余株,严防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