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动森林生态价值转换,近年来,雨城区林业局结合全区林业优势资源,探索构建“政府+平台公司+银行+三方机构”“四方链合”项目运作模式,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模式解运作瓶颈。为改善林业建设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融资难等问题,雨城区林业局立足实际、创新思路,联合区内博瑞农旅、西康文旅、雨发展等平台公司,建设银行、四川银行、四川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机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专业服务,由林业部门提供贷款贴息、产业配套等扶持政策,平台公司负责项目策划、包装、融资、建设、运营流程,金融机构提供林业金融产品、优惠贷款利率等服务,三方机构提供法律咨询、风险控制等专业指导,多方位保障项目规范、有效运作。
争资金促产业升级。以“部门+平台公司+银行+三方机构”模式为载体,优先支持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重点推进国家储备林、“森林四库”、森林康养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近三年争取包括上级项目资金、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社会投入在内的各类资金3.4亿元融入林业发展多个领域,新建林区道路(防火通道)170余公里,培育林竹产业基地20.1万亩,其中林药、林蔬、林油等特色产业基地8.3万余亩,森林旅游10余个项目落地建成,形成了以“熊猫竹笋”“雨城方竹”“十里芳菲”“源山雅院”等品牌为代表的林竹产业集群。2024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到9.16亿元,林业产业发展有了质的提升。
备项目助后续发展。聚焦林业全产业链目标,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围绕国家、省、市投资导向提前筹备布局,建立以林竹产业提升、湿地保护和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地建设、林旅融合为主的4大领域项目库,整合项目规划、设计、运行等技术力量,针对性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储备,推动项目体量与质量“双提升”,为模式推广应用提供支撑。截至目前,包装储备各类项目70余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
未来展望,雨城区林业局将持续深化“四方链合”模式应用,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服务保障、加强风险防控,吸引更多资本参与林业项目建设,推动更多优质林业项目落地见效,为雨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