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控疫情 齐心施策为生态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林业有害生物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据相关统计显示,其年均成灾面积是森林火灾的3倍,对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是我国头号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传播途径广、致死速度快、防治难、成本高等特点。

 自2015年,名山区发现疑似松材线虫病到2017年确定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后,名山区林业局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落实专人、专业队伍进行科学除治,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恶化。目前,新一轮的除治工作正在开展。

 砍伐病死木着力除病源

 18日,名山区城区内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气温陡降,冰冷的身体感觉让街上的行人也少了许多。距离城区不远的万古乡莫家村3组,小地名余广坡处靠路边的山边林中,却有不少人正冒着寒气工作着。“他们在砍树子。”名山区林业局森防站站长宋玲说,这并不是在乱砍滥伐,而是在对病死枯萎的松树进行采伐,这是除治松材线虫病的办法之一。

 自20171220日以来,名山区林业局森防站、各林业站以及施工队伍就开始忙碌起来。趁着天气寒冷,病虫害处于蛰伏期,将病死枯萎松树清除并做无害化处理,将有利于松材线虫病的控制,减少次年的虫害的发生。据了解,采伐病死枯萎松树工作预计将在131日完成。

 上午10时左右,道旁的山边已经堆积了七八根由施工队砍伐下来的松木。凑上前去仔细观察,这些松木和正常松木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宋玲说,首先这些松木有干枯后树皮脱落的现象,其次松树是一种含油脂很重的植物,正常的松树划开一道口子,就能看到分泌出的松脂,但这些松木断口处已经完全没有了油脂成分,最后,在切口断面处,也就是松树的木质部出现了呈放射性的蓝色霉变,这些都是感染松材线虫病的症状。

 顺着山边向林间攀爬,茂密的混交林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好不容易找到施工队,只见大家正干的热火朝天。除了油锯和麻绳等工具,记者发现地上还有一个乳白色的塑料瓶,上面标示着“噻虫啉”的标签和说明,被砍伐后的松树树桩也被盖上了黑色的塑料薄膜。

 一同来到现场的名山区林业局副局长魏世平介绍,噻虫啉是一种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按照伐桩处理办法,在枯死木采伐后(当天),对每个伐桩要喷洒3%噻虫啉乳油20倍液60-100毫升,喷洒到伐桩表面有雾珠但不流动后,盖上塑料薄膜,再用土覆盖整个伐桩15厘米厚度以上。这是为了有效杀灭可能残留的松材线虫宿主松墨天牛,从而达到除治的目的。

 从现场被采伐的病死枯萎松树来看,大小不一而足,最粗的胸径30厘米左右,小的也有10多厘米。魏世平说,松树成长到30厘米左右的胸径,大概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而感染松材线虫病后,4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全病死枯萎,抛开经济损失不谈,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是相当之大。

 据了解,当天采伐病死枯萎松树行动在名山各个点位都在进行,是根据名山区2017年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结果来进行采伐。宋玲介绍,数据显示已有576株松树被感染,但最终采伐量还将以实际采伐数量为准,因为普查结果出于20179月底,普查结束后可能还有松树相继病死枯萎。

 了解病虫害全力斗病魔

 松材线虫病被誉为松树的“癌症”“瘟疫”,除治工作并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些那么简单。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砍伐只是防治手段之一。即使松树被砍伐下来,还要通过焚烧或粉碎、高温、高压等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想要防治松材线虫病,首先就要对它进行了解。”谈到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宋玲打开了话匣子。松材线虫病是松由材线虫感染后大量繁殖造成松树枯死的病变。松材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4~16微米,肉眼不可见。其主要媒介昆虫为松墨天牛,也是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松墨天牛在蛀食松树时就将松材线虫感染到了松树上。由此可见,防治松材线虫病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致病源头。

 道理说起简单,但防治工作并非如此容易。松墨天牛作为一种昆虫在自然界分布广、数量多,即使人工干预,也不可能完全将其消灭。自感染松材线虫病以来,名山区林业局森防站通过投放天敌肿腿蜂、诱捕灭杀、药物防治等多种手段消灭松墨天牛,有效降低了虫口密度,对病情的蔓延起到了较好的控制。而灭杀松材线虫,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毁灭性的砍伐松树来实现,名山区则采取及时有效的砍伐处置病死枯萎松树、药物防治等手段予以应对。

 通过双管齐下的措施,名山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宋玲说,2015年,全区处理病死枯萎松树2943株,20161128株,2017930株,发现病死枯萎松树乡镇从15个降到11个,这些数据表明了松材线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松材线虫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和科学的工作。”魏世平表示,除防治办法有效,也得益于名山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老百姓的理解支持。

 为全力抓好除治工作,名山区林业局成立枯死松树除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林业局局长郑万启任组长,主要负责除治工作中的组织领导、技术指导、除治工作监管、资金投入、除治计划、枯死松树补偿、补植补种更新造林等工作。在工作组的领导下,各林业站也积极行动起来,协助涉及有枯死松树的相关乡镇组建施工专业队,开展枯死松树清除、松木烧柴清理,协调农户补偿落实及政策解释等工作。

 为加强疫情封锁,不扩散不蔓延。名山区还加强了执法巡查,切实落实各种制度,严格依法采伐枯死木,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枯死木流失。由木材检查站负责对采伐区域及各主要道路、加工厂全天巡查,严格查处滥伐林木和无证运输木材行为。各林业站设检疫检查点,站点检查人员充分履行职责,严格检查木材运输,严禁疫木一枝一木流出。禁止未经除害处理的疫木和无检疫证书的松科植物及产品在区内外流通。对本区内用材单位进行定期检疫检查,杜绝非法购买和使用枯死松材及其制品。

 通过村组召开社员会等手段,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除治工作的必要性,取得了群众对松材线虫病除治的认可支持和配合。城东乡长坪村一村民就表示,对自家病死枯萎松树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需要自己做什么,工作人员只管开口。

 “松材线虫病除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魏世平说,虽然要消除松材线虫病很难,但为了森林生态的健康,名山区林业局一定会不遗余力的继续加强防治措施,打好除治战役,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争取早日消除这一可怕“病魔”,还名山一个健康生态的森林环境。(拟稿:名山区林业局  校改:陈瑾、杨寻)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