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低空经济盘活沉睡资源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雨城区竹林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34.36万亩。然而,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限制,让竹材下山成为制约竹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不少竹农面临“守着竹海难增收”的困境,竹产业的潜力难以充分释放。

为突破这一瓶颈,雨城区积极探索创新,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无人机运输技术,并在望鱼镇、周公山镇率先开展试点工作。无人机运输竹材依托智能管控系统,如同为其装上了“智慧大脑”。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与竹林密度,规划出最佳路径,不仅能自动躲避途中的障碍物,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航线,确保整个运输过程安全无误。运竹无人机载重能力约150-200公斤,单次飞行便可跨越复杂地形,将原本1小时的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至约10分钟,运输效率瞬间提升6倍之多。并且,无人机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零碳排放,在高效运输的同时,也守护了这片绿水青山。

无人机运输竹材这一创新模式,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雨城区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大门。它不仅解决了竹材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还为生态资源富集区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生态兑现价值”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下一步,雨城区林业局将继续发力,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加大新技术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其中。相信在无人机的助力下,雨城区竹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明天,让这片广袤竹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