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建设桢楠古树公园焕发“绿色文物”活力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近年来,荥经县深入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各项要求,以古树公园建设为突破口,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云峰山桢楠古树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示范带动全县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水平“双提升”。

一、在全面保护上做“加法”,构建古树保护体系

(一)“明确规划”有序利用。制定由云峰寺保护利用展示总体规划和古树公园建设、古树名木保护、文物保护、景区提升、环境整治专项规划构成的规划体系,成立云峰寺保护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专班推进古树公园建设和古树保护利用。

(二)“普查建档”分级管护。组织林业专家对公园范围内199株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普查,申报认定一级古树68株、二级古树36株、三级古树95株,均建立含树种、位置、树龄、生长状况、保护等级等7项指标的“一树一档”,划定正常株、衰弱株、濒危株三个等级,实行分级管护。

(三)“全民参与”合力保护。承办全省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研讨会,邀请1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路径。举办了首届祈福林桢楠认养活动,编制了《荥经县古树名木图册》,收编近450株典型古树名木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普及古树名木知识。

二、在人为干扰上做“减法”,优化古树生长环境

(一)“透光亮景”减少不利环境因素。聘请省林科院指导制定《荥经县云峰山古树保护方案》,全面清除影响古树生长的杂草2万余平方米、杂木30棵,拆除影响珍稀林木生长的非文保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并对缺失断面进行植草绿化,保障古树印目、林相整齐。

(二)“私人定制”减少意外死亡。与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定期邀请专家到现场“会诊把脉”,制定“一树一策”救护复壮方案及日常养护方案,投入200万元完成5轮有害生物防治、199株古树保护修复等阶段性工作,保障古树延年益寿。

(三)“三个禁止”减少人为破坏。开展“林长+护林员”巡查,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劝阻烧香烛纸钱、攀爬损伤古树、古树附近地表无缝硬化等行为60起。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查处非法移栽、收购倒卖等破坏古树名木违法行为0起。

三、在活化利用上做“乘法”,增加古树综合价值

(一)打造“中国最美桢楠林”彰显生态价值。按照“宜栽则栽”原则,扩种桢楠30亩、1860株,营造云峰山二代古桢楠。“见缝插针”种植腊梅、桂花、紫薇等观赏绿植2亩、100株,实现“处处是景”,承接今年第十四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采风等活动。

(二)讲好“金色年轮故事”挖掘文化价值。挖掘古桢楠生长历程、变迁、典故、传说,制作专属“二维码”,实现每棵古树故事“扫码可查”。融合云峰、桢楠、禅艺等文化,创作《遇见最美古桢楠》文宣主题歌曲。参加“最美古树”“十大树王”等评选活动,两棵树龄1700多年的桢楠树被央视评为“中国桢楠王”、被省绿委办和省林草局授予“四川十大树王”称号。

(三)构建“七古文旅环线”激活经济价值。依托云峰寺和桢楠古树公园,强化与姜家古院、严道古城、茶马古道等景点串联,构建逛古城、看古窑、寻古院、品古茶、游古道、访古刹、 观古树的“七古荥经”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