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荥经县深入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各项要求,以古树公园建设为突破口,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云峰山桢楠古树公园,成功创
一、在全面保护上做“加法”,构建古树保护体系
(一)“明确规划”有序利用。
(二)“普查建档”分级管护。组织林业专家对公园范围内199株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普查,申报认定一级古树68株、二级古树36株、三级古树95株,均建立含树种、位置、树龄、生长状况、保护等级等7项指标的“一树一档”,划定正常株、衰弱株、濒危株三个等级,实行分级管护。
(三)“全民参与”合力保护。承办全省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研讨会,邀请1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路径。举办了首届祈福林桢楠认养活动,编制了《荥经县古树名木图册》,收编近450株典
二、在
(一)“透光亮景”减少
(二)“私人定制”减少意外死亡。与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定期邀请专家到现场“会诊把脉”,
(三)“三个禁止”减少
三、在活化利用上做“乘法”,增加古树综合价值
(一)打造“中国最美桢楠林”彰显生态价值。按照“宜栽则栽”原则,扩种桢楠30亩、1860株,营造云峰山二代古桢楠。“见缝插针”种植腊梅、桂花、紫薇等观赏绿植2亩、100株,实现“处处是景”,承接今年第十四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采风等活动。
(二)讲好“金色年轮故事”挖掘文化价值。挖掘古桢楠生长历程、变迁、典故、传说,制作专属“二维码”,实现每棵古树故事“扫码可查”。融合云峰、桢楠、禅艺等文化,创作《遇见最美古桢楠》文宣主题歌曲。参加“最美古树”“十大树王”等评选活动,两棵树龄1700多年的桢楠树被央视评为“中国桢楠王”、被省绿委办和省林草局授予“四川十大树王”称号。
(三)构建“七古文旅环线”激活经济价值。依托云峰寺和桢楠古树公园,强化与姜家古院、严道古城、茶马古道等景点串联,构建逛古城、看古窑、寻古院、品古茶、游古道、访古刹、 观古树的“七古荥经”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