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以竹兴业助推森林“四库”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天全县竹林资源面积共计45万亩,楠竹15.2万亩,占竹资源总面积的33.7%;慈竹11.7万亩,占竹资源总面积的26%;方竹16.5万亩,占竹资源总面积的36.7%;其他白夹竹、雷竹、硬头黄竹、绵竹等1.6万亩。在全省“一群两区三带”发展格局中,位于大熊猫栖息地竹旅游区和青衣江竹产业带,是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县。近年来,天全县坚定不移践行“两山论”,按照“提一、攻二、融三”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全县林竹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天全县由林竹资源大县逐步向林竹经济强县转变。

提质一产,建设竹林生态保护线。一是建设高标准竹林基地。以创建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目标,成功创建省级竹产业基地4个、省级竹产业园区1个,省级翠竹长廊1条,省级竹林小镇1个。加强落实天全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竹林集约经营、复合经营,培育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以笋材两用竹、纤维用丛生竹、乡土笋用方竹为重点,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约5万亩,年产竹笋3万吨,竹材20万吨。二是提升基地基础设施。整合各类资金加强竹区道路基础设施,近三年累计建设林竹道路78公里,总投资3.5亿元。其中,结柳路、禁思路、落汉山竹椒公路、大岗山防火公路等已完成建设,同步建设游步道、骑行道、竹林景观节点等,提升竹区公路旅游功能和品质。三是加强竹林资源管护。加强采笋期巡查监管和楠竹抚育技术指导,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竹员,确保竹林经营管理见成效、增效益。重点推广楠竹、方竹、苦竹等优良竹种,推进新建基地郁闭成林成材,加快推进低效竹林复壮改造。

主攻二产,建设竹林富民增收线。一是发展熊猫竹笋精品产业。积极推进现有加工企业培育,壮大汇美农业,加快推进嘉润8000吨森林食品加工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培育竹笋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加工产值上亿元。二是建立“以竹代塑”产业链。全面落实《天全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0-2025)》,将“以竹代塑”作为竹产业发展的重要门类和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开展“以竹代塑”宣传推广,倡导“以竹代塑”消费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三是鼓励小微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县内小微企业、合作社、原料粗加工个体户进行竹材加工,推进竹材就地加工转化。实施竹林规模经营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组建专业化经营、采伐队伍,加强竹林机械应用和推广。培育发展竹材加工厂、合作社15家,竹材加工年产能约5万吨,带动竹农销售原竹资源8万吨。建立竹编合作社联盟,采取竹编+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竹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

融合三产,建设竹林景观旅游线。一是打造“竹海渔乡”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融入雅康高速大熊猫主题文化超级服务区建设,统筹推进思经“竹海渔乡”省级竹林小镇和美丽渔村建设。竹博馆以竹笋为创意,注入大熊猫文化元素,建筑面积3500㎡。二是打造精品旅游县城特色竹园景区。围绕将县城打造成二郎山下康养旅游精品城的目标,建设现代竹产业复合经营园区。在大岗山建设1个大熊猫主食竹、竹生态教育和研学科普基地,配套“竹林+彩叶+花卉”的生态步游道。

微信
微博